“哇……”人工耳蜗开机的刹那,18个月的瑞瑞(化名)大哭起来。这是他第一次听见这个世界的声音。

8月31日上午,杭州未来科技城医院一共有5名听障人士在人工耳蜗手术后迎来开机,进入有声世界。5名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18个月,最大的71岁,既有先天性听觉丧失,也有后天原因造成的耳聋。

由于手术患者年龄跨度大,涉及语前聋、语后聋,耳聋病因、病程不一,情况复杂,医院邀请杭州仁爱耳聋康复研究院史文迪副院长亲自进行术前听力学评估、术中监测及术后人工耳蜗开机调试。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

瑞瑞刚出生的时候,家人并未觉得异常。后来听力检测未通过渐渐发现不对,被确诊双侧感音神经性听觉丧失。

“之前尝试过佩戴助听器,但是效果欠佳。所以希望早些做手术,孩子的语言发展尽量不受影响。”瑞瑞妈妈说,虽然孩子需要全麻独自面对手术很是心疼,但为了给她更好的未来,这是最好的选择。

与瑞瑞不同,57岁的红姐(化名)因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听力下降,逐渐从有声世界变成无声,很是痛苦。

终于等到手术机会,她自己很高兴,但是医生却犯了难。

因为红姐患有鼻咽癌,接受过放射治疗,乳突腔、鼓室有大量肉芽,又加之先天乙状窦前置、脑膜低垂,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在浙江,鼻咽癌放疗后慢性中耳炎、放射性骨坏死,国产人工耳蜗植入是全省首例。

很幸运,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医院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红姐的手术很成功。今天,终于重获“新声”。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超10万元的手术费用是人工耳蜗手术变得难以承受。而今,政府部门以及公益基金的相关补助让更多听障人士有机会通过人工耳蜗听见世界的声音。在杭州未来科技城医院手术的5名患者通过不同平台,享受各类补助总和近30万元。

人工耳蜗适用于哪些人群?

1. 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病变部位在耳蜗者;

2. 佩戴助听器无效或收效甚微;

3. 无手术禁忌症;

4. 良好的家庭支持和适宜的期望值。

5. 针对小儿患者需要一套完整的听力言语康复教育计划。

小儿患者几岁适合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

语前耳聋患者植入年龄通常为1岁-6岁,植入年龄越小效果越佳,建议在手术条件完备的情况下尽早手术,并且需要具备听觉康复教育的条件。

人工耳蜗与助听器有什么区别?

(1)工作原理不同

人工耳蜗是模拟人体器官的仿生设备,包括体内的植入体和体外的言语处理器两部分。人工耳蜗通过体外的言语处理器将采集的声音信号转化为电学信号,传入体内植入体,刺激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传输到听觉中枢转化为听觉信号,从而产生听觉。

助听器是利用患者原来的耳蜗结构,通过将声学信号放大,让佩戴者听清楚声音,助听器仅是起到声音放大的作用。

(2)两者所适用的人群不同

患者听力损失在80分贝以下,可以通过佩戴助听器来补偿听力损失。

正常人的言语识别率可达到90%以上,当长期佩戴助听器的患者,助听后的言语识别率≤70%时,助听器效果已不能满足自己的听力需求,即可进行人工耳蜗的植入来改善听力状况。

通讯员:王晓东

记者:王欣

审核:主编雷子

爱依瑞斯

爱依瑞斯全屋家具

爱依瑞斯全屋定制

爱依瑞斯皮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