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20周年“文案中的秘密-基金文案
最近看到一则文案如下:
秘密一:绝大部分人有十倍收益的运,没十倍收益的命
华夏基金毫无疑问是公募基金的“杠把子”。业绩与规模一向为业内标杆。后来天弘基金借余额宝窜了规模头家,也没盖过其光环。货币嘛,都懂的,国内还是以权益为尊。只是后来王亚伟、孙建冬、巩怀志、胡建平等黄金一代的先后离职,让人感觉华夏真的过了颠峰时期。
华夏基金在寻找十倍收益基金持有人活动,吸引26万人参加,但只有300余位持有华夏基金旗下收益超过10倍的投资人。但这事,我觉得吧,主要还是在持有人身上,为什么呢?
绝大部分人有十倍收益的运,却没十倍收益的命。
华夏有4只基金的业绩超过十倍,我想应该是华夏大盘、华夏回报、华夏收入、华夏红利。我们看看华夏这几只基金的成立时的人数。
2004-08-12
华夏大盘成立公告:本次募集有效认购总户数为
21,340
户
2003-09-05
华夏回报成立公告:有效认购户数为
49829
户
2005-11-19
中信红利成立公告(改名为华夏收入):有效认购总户数为
7378
户
2005-07-01
华夏红利成立公告:本次募集有效认购户数为
11432
户
不要说老封基创造的财富神话了。就单说这四只基金买入过的也有近9万户,这些都是有十倍收益的运,但不管什么原因吧,最终大部分没有收获十倍收益。
秘密二:别迷恋分红,它只是戳中了你最脆弱的地方
拉了一下华夏旗下基金的回报数据,拉子两列数据,累计净值和复权单位净值,从数字上来看,4只10倍基应当是从复权净值看的(表里面只有三只,可能是截止日不同造成的)。所谓累计单位净值,就是把分红加在单位净值上面,是单利的算法,复权单位净值,相当于是分红再投,是复利的算法。
这里有两个好玩的地方,第一个是累计净值普遍要低于复权单位净值,如华夏大盘截止4月4日的累计净值是17.2840,而复权单位净值则是23.0515。而且,分红越多,累计净值和复权净值之间的差距就越大,如华夏回报明符其实的分红之王,累计分红达到81次,看它的累计净值和单位净值分别是4.4430和11.8684。这说明,如果从收益率角度来看,分红是减少潜在收益,当然选择分红再投资就和复利效果是一样了。但往往投资者都喜欢分红多的基金。曾几何时,2006年、2007年被作为一个销售大杀器。往深里想想,其实原理很简单,因为股市长期是长涨的,公募偏股二十年的年化回报在15%左右,那么意味着持有的期望收益是正的,不持有则是吃亏的。
分红只是满足了怕波动的脆弱心理,往往是有害的。
另外一个好玩的地方在于红线标出的地方,华夏行业精选的累计净值高于复权净值!这主要是基金在净值的相对高点分过红。它历史上分过两次红,一是2014年2月14日,一是2016年1月7日。目前的净值还在2016年1月的净值之下。
所以呢,分红是能力的“身外之物”,赚钱能力差的,早点分红,因为可能给你亏呢;能力强的,还是不分红好,因为赚的可能更多。谁再拿分红来忽悠,可以怼一句“只看分红的是蠢货!”
本文源自马克论基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