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视频】一到贵大门口就走不动路了 这个红豆饼必吃 香甜软糯2、微视频丨开放的大门3、距离中央大街50米的历史建筑,内部的大门非常漂亮,1925年建

【视频】一到贵大门口就走不动路了 这个红豆饼必吃 香甜软糯

视频加载中...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玲

编辑 江佳佳

二审 王太师

三审 李玲

微视频丨开放的大门

视频加载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2013年以来,中国分6批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从沿海、内陆到沿边,这些自贸试验区是中国开放之路的生动实践,打开了一扇扇通向经济全球化的门,与世界共享机遇,共创繁荣。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他们“打卡”美食、“玩转”移动支付、在社交媒体“玩梗”,掀起了“China Travel”的热潮。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对外开放作了专门部署,释放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明确信号。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门,进出枢纽;路,商旅通途。中国将持续推进开放,打开更多的门,走更远的路。

出品:孙志平

监制:张平锋

统筹:李杰

编导:李佳琳、郝一林

记者:李成、杨琳、张梦洁、何山、于晓苏

配音:王帅龙

视觉:夏勇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距离中央大街50米的历史建筑,内部的大门非常漂亮,1925年建

今天拍摄的老建筑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哈尔滨市道里区大安街十号,旁边就是金安国际。建筑始建于1925年,砖混结构,折中主义建筑风格。

剧院内的邻居说,这栋老建筑是山东工匠修建,设计可能是外国人。现在院子的内部十分破败,左侧的主体建筑已经不能住人。

这个巨大的支架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放在这里的,正常我的认知里这样的房子几乎不可能修复,只能重建。旁边没有打支架的位置现在还有住户,部分出租出去,目前只有一个房间是闲置的。

院子里面还有一座小二楼,外观看似很普通,入口处一层二层有花线设计,左侧的窗户被类似烟筒的东西遮挡。没有想到在中央大街的位置上还能看到这样破败的大院,电线随意散落,木制品堆积满院。希望这次的中央大街改造快点完成,把这里重现昔日的景象。

我们走进建筑内部,楼梯台阶要比大多数建筑宽,右侧应该被重新抹灰了,这条街上很多做服装的,这栋楼里也一样,都是商户。

院子里的邻居告诉我这樘门很有看点,松木大门,房子修建好就一直在这里,纯铜的门锁都保留了下来。

这个门锁我试了一下还能正常使用,据邻居说这些年有很多人想要购买门跟门锁都被他们拒绝了。

楼顶的采光比较好,我们可以看清楼梯的全貌,铁艺的造型是古希腊的卷草纹设计,扶手部分已经包浆了,这个红跟我盘了好久的小叶紫檀手串很像。

这栋老建筑的举架非常高,一层二层超过四米的高度,三楼也有三米五左右的高度,棚面明显有石膏线型的设计。

楼道左右两侧是一个长长的走廊,走廊两侧是房间,房间的大小二十平方米左右,地面全是松木地板,单板厚度7厘米左右。我一直好奇墙体上的数字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说是拆迁验收的意思,这栋建筑并没有要拆迁,居民也有产权证,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

很多细节我拍到了视频里,照片忘记照了。有邻居带我到各个房间走了一遍,这里曾经共用一个厨房,很像蜗居里面海青他们租住的房子。楼道里看起来还可以,三楼的房间已经快要坍塌的感觉,棚面多处出现下沉,破损,大厨房的位置甚至接近于透光。

小编拍摄手法很不专业,多数情况下是出于对建筑的爱好,对哈尔滨的情怀,没有想要参与文保工作。拍摄到这样的建筑,还是想跟大家分享,希望我们都能有保护历史建筑的意识,起码做到不破坏,不诋毁。

隔热门窗

高端隔音降噪门窗

隔热门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