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全面建成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水平
发展生态环保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倡低碳生活,建设生态环境。
10月31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介绍,为全面反映南海地区空气质量状况,提升南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和水平,服务南海地区国家和公众,通过几年的努力,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已全面建成。
作为全球碳循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海洋是大气CO2的主要汇点。海表大气中CO2浓度是影响海水中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南沙群岛及毗邻海域是我国唯一位于珊瑚礁核心分布区的海域,是我国热带渔场所在地。南海气象是涉及该海域关键水道、中国南部大面积地区的关键自然因素,相关岛礁气象观察搜集的数据,将对海上交通、养殖捕捞、灾害天气监测、预报预警、救援等范畴提供更出色的信息服务。
长期、定点、准确地监测限排温室气体本底变化,研究其源、汇和输送规律及其影响,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早在1987年就开始在南海修建气象观测站,永暑礁是最早设置气象和海事监控设施的岛礁之一。为全面反映南海地区空气质量状况,通过几年的努力,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全面建成。
据介绍,该监测站具备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臭氧等6项常规指标,二氧化碳和甲烷等2项温室气体指标,颗粒物组分(黑炭)以及气象五参数和能见度,共15项指标监测能力,初步形成南海地区空气质量监测与气候变化观测相结合的综合监测体系,标志着南海地区大气环境综合监测迈出坚实的一步。
南沙大气环境综合监测站的建成将为南海域内国家和地区公众提供及时、可靠的环境空气质量信息,不仅为研究西太平洋-东南亚区域的大气传输、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支撑,而且在推动南海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改善中必将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